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摘要开放 | ACS创新药物研究和转化研讨会

摘要开放 | ACS创新药物研究和转化研讨会


ACS创新药物研究和转化研讨会

ACS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Drug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1.jpg


ACS创新药物研究和转化研讨会将于2024年4月11日-12日在广州实验室召开!


研讨会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转化,涵盖一系列主题,包括:高校和企业成功案例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和公共卫生中未满足的需求、抗衰老研究的新靶点,以及促进从临床前到临床精确转化的新模式、新科学工具等。


研讨会还设有墙报展和墙报奖,欢迎高校、企业人员提交摘要。学生入选poster免注册费!点击阅读原文,从会议网站提交摘要!


点击二维码或文末原文链接,了解更多会议详情,报名参会!

2.png


会议主席:张先恩教授,ACS 广东分会主席;Prof. Dennis Liotta, 美国Emory大学

会议副主席:王敏敏博士,ACS广东分会副主席;彭伟教授,ACS广东分会秘书长;郑春晓博士,ACS中国战略和科学发展总监



报告嘉宾(按姓氏排序)














3.png

Pro. Dennis Liotta

Emory University

拟定题目: Making New Drugs The Hard Way


He plans to share stories on three drugs developed by Emory and Emory spinoffs for combating three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respectively – the HIV/AIDS epidemic, the HCV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He will also share his perspectives o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an academic setting.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4.jpg

笪国萍

美国钧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笪国萍,生物化学博士和法学博士,笪博士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咨询和诉讼律师,自2009年起一直协助客户处理复杂的跨境知识产权事务,包括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的维权和辩护、以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这些代理经验涉及广泛的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制药、动物健康产品及光学产品。


拟定题目: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实操要点与策略建议


我们将深入探讨和分享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实操要点和策略建议。无论在投资交易、许可或其他合作关系以及企业收购中,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来评估和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通过分享一些正反面的案例研究,我们将全方位展示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如何确定潜在的风险和机会,并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最终,我们将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5.jpg

郭德银 教授

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现任广州实验室研究员、中山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兼职)。1995年于德国布伦瑞克理工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6-2002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后、docent,2002-2016先后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和副院长、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院长,长期担任武汉大学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和主任、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09开始任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深圳校区创院院长),2022年8月担任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首批)、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目前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认可委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Cell & Mol Immunol (CMI)、J Medical Virol等等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RNA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和抗病毒药物以及干细胞抗病毒机理,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包括Nature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Cell Research、Lancet、PNAS、Hepatology、PLoS Pathogens等国际主流刊物,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一款抗病毒药物完成III临床试验。


拟定题目:Development of broad-spectrum inhibitors to emerging RNA viruses


RNA病毒一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新发(emerging)RNA病毒又不断出现,如新冠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埃博拉,但有效的防治手段仍然缺乏。提前研发广谱抗RNA病毒药物是有效应对未来新发突发病毒的重要措施,该报告将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5.png

黄博 博士 副研究员

北京望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黄博,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结构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望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AI技术在结构生物学以及药物分子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完成的研究工作发表在Nature,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CIM (封面)等学术期刊上。


拟定题目:大分子实验密度在AI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方面的应用


AI技术如何有效的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能够发现并充分利用药物研发行业特有的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黄博博士的演讲将介绍如何从结构生物学广泛采集但却鲜为AI利用的实验密度数据出发,利用AI模型支持类药分子生成和筛选。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7.jpg

侯廷军 教授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大学药学院求是特聘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面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引用27000余次;获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0余项。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Brief Bioinf、J Cheminf等14种SCI期刊编委。


拟定题目:基于AIGC和预训练大模型的药物分子设计


近几年,AIGC和预训练大模型等新型AI算法被引入到新药研发的各个层面,有望推动创新药物先导分子筛选和设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本报告将基于报告人课题组的研究,为我们介绍基于AIGC和预训练大模型的药物设计方法的最新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8.jpg

来鲁华 教授

北京大学

来鲁华,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定量生物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设计单元主任。担任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美国化学会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副主编,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 Modeling顾问编委等职。


拟定题目:针对无序蛋白质的药物研发


天然无序蛋白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相关。无序蛋白质所具有的结构动态特性给直接靶向于其无序区域的药物研发带来了很大困难,被认为具有“不可成药”性。突破无序蛋白质的不可成药性将极大地拓展可药靶标空间。本报告将介绍来鲁华团队在无序蛋白药物设计领域的进展。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9.jpg

李改玲 Ph.D.

China CSO and SVP of Certara

李改玲,博士,Certara(上海)医药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科学官,兼全球综合药物开发部高级副总裁。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临床药理学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DIA中国临床药理学社区co-leader。


毕业于北京大学(1984-1991年 本硕),1997-2002年赴荷兰,师从著名药理学家Prof. dr. M. Danhof,以及著名药学家Prof. Dr. Hans E.Junginger系统学习,2002年获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


李博士积累有近30年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开发与注册的经验:曾历任强生公司中国药物研发和科学事务中心临床药理部高级总监(2011-2021,中国),辉瑞公司临床药理副总监(2006-2011年,英国),葛兰素公司临床药理专家(2002-2006年,英国)。1997-2002年于荷兰莱顿大学从事新型抗帕金森氏药物的透皮控释制剂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了双项国际专利。1991-1997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曾主持开发和研制了降脂新药“血脂康”并将其成功注册和产业化。


李博士长期致力于临床药理与定量药理学研究,以及其在新药转化、早期临床探索,后期II和III期临床试验直至注册上市整个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并支持了多项CDE指导原则的制定。


拟定题目:Smarter Not harder: Deploy MIDD to Accelerate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decades, model-informed drug development (MIDD)   has become the expected components of the full life cycle of new drug   development. The world's major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uch as the FDA, EMA,   and PMDA 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NMPA   issued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odel-Guided Drug Development"   in December 2020.

This presentation will take ADC modality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s of thi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of biosimulation on   ADC drug development from discovery,preclinical translation to   human,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regulatory approvals. MIDD is not just used   to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It is also increasingly used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 of development programs, to optimize clinical study   designs, and even to avoid the need to conduct certain clinical /preclinical   studies.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0.jpg

廖矿标 研究员

广州国家实验室

拟定题目:基于自动化高通量技术的药物分子智能合成


化学合成是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但是,同时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工作模式是以经验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存在依赖高水平人才手动重复试错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新药研发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次报告将分享廖矿标团队在实验室自动化、高通量实验平台、数据建库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分子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1.png

刘华庆 博士

百济神州药物化学执行总监

伊州大学芝加哥分校有机合成化学博士。2020 年北京市海聚人才获得者。2006 雅碚研发总统奖获得者。从业于雅碚/艾伯維医药公司的小分子新药研发部二十多年。参加及领导过许多小分子及蛋白降解剂 ADC 等项目的临床前研发。涉及的领域有肿瘤,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深耕药物化学的各个阶段,包括 target proposal, 苗头化合物的筛选,hit-to-lead, lead optimization, 制定 SAR 策略,等等。2019 年九月加入百济神州小分子药化团队负责 PROTAC 及部分小分子项目的临床前研发。


拟定题目:Drug the Undruggable: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 Introduction of 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 Proteasome 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Protac)

· PROTAC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 Discovery of BTK Protac BGB-16673

· Molecular Glue Degraders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2.jpg

邬征 博士

爱科百发CEO兼董事长

邬征,布朗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爱科百发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邬博士在抗病毒、肿瘤及CNS领域有超过25年的研发经验,成功主导或参与多个创新药品上市,也是爱科百发核心产品爱司韦®的共同发明人。邬博士曾连续8年担任国际著名抗感染抗病毒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编委,并发表过近70篇相关领域文章。


拟定题目:抗呼吸道病毒新药研发


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新冠病毒等的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高效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推广将极大的减轻疾病负担。本报告将针对这三个病毒介绍最新的抗病毒药物研发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展望。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4.jpg

肖意传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拟定题目:R&D of the leadcompound targeting immune senescence


免疫衰老是驱动机体炎症与肿瘤等慢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免疫衰老致病机制的解析,同时结合高通量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我们鉴定并开发了多个靶向T细胞衰老的多个原创性先导化合物,其能有效抑制衰老相关的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针对这些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的开发将为炎症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候选药物。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5.jpg

徐安龙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曾任“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团队主要研究人免疫防御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功能与机制以及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Nat Cell Biol、Nat   Commun, J Hepatol、Gut、Cell Res、PLoS Biology, Cell Rep, EMBO Rep,   Natl Sci Rev、Kidney Int、PNA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 收录论文200余篇。主编著作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3 项(2005、2008和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2年)和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


徐安龙教授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中国十大医学新闻人物,2016年获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2021年获第十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计划。


拟定题目:抗病毒本草物质基础与免疫代谢调控


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害的最重要防线。中科协2020年将“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列为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讲者将主要从免疫概念的中西医起源评价、抗病毒本草物质基础及免疫代谢调控方面来谈谈中医药的创新药物研究和转化。


16.jpg

杨宪斌 (PhD & MBA) 

圣诺医药大中华区CSO,圣诺医药苏州公司总经理

杨博士从事核酸创新药物研发工作30多年。现在是圣诺医药集团大中华区CSO和圣诺苏州总经理。在加入圣诺医药前,他参与创建两家开发核酸药品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他曾经担任过多家国际科技公司的顾问,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组的评审专家,八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2008-2018年被美国和国内双一流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杨博士于2003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James W. McLaughlin 奖,以表彰他发现抗西尼罗病毒核酸药;杨博士于2005 和2006 连续两年获得纽约科学院奖学金;2012年获得国际核酸药物学会设立的首届青年科学家奖;2017被选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校友。2023年 BioCon Award 年度生物技术行业影响力之星。杨博士先后在国际生物科技领域权威期刊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和100多篇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杨博士已获得三项美国专利和一项澳大利亚专利,还有多项专利正在审批中。杨博士早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学士和医学硕士、欧洲博士、 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拟定题目:突破“不可成药”蛋白质靶标的限制开启小核酸治疗的黄金时代


以蛋白质为靶标的药物开发受到85%以上不可成药的靶标的限制。小核酸药物已经证明可以突破部分传统药物“蛋白质为靶标不可成药”的限制。本报告要和大家分享(1)小核酸药的设计;(2)化学修饰;(3)递送等新技术;(4)新型核酸干扰(RNAi)药物创制和临床进展。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7.png

杨震 教授

北京大学

杨震,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以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天然产物结构中的几何对称性、拓扑相似性和生源关联性,采用计算化学辅助的构象分析和调控反应物的立体和电子效应等手段,建立了精准合成的新反应和新策略。完成了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


拟定题目:Regulation of theChameleonic Behavior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Cyclosporin


天然产物环孢素是免疫抑制剂,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脏,肝脏,肾脏,胰腺,和肺器官等移植手术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但临床上使用环孢素时,常常会引起肾中毒,高血压和神经毒等症状。为此,开展环孢素的结构改造和修饰,寻找具有疗效好,毒性低的环孢素类药物是目前新药研发的一个方向。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该领域研究等一些进展。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8.jpg

尤启冬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

拟定题目:小分子调控蛋白互作的机遇与挑战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在生命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合成、酶催化、细胞分裂、DNA修复等。异常的PPI可能导致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FDA于2016年批准了第一个调控PPI的小分子药物维奈克拉(venetoclax)用于治疗17p短臂染色体缺失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本报告主要介绍作用于蛋白互作的小分子调控剂候选物的研究案列。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19.jpg

张弛 博士

国药中生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药物靶标研发总监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药学院,硕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癌症研究所肿瘤学专业,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Paul Workman教授。2015-2021年历任英国伦敦大学癌症研究所博士后与研究员。2021年加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任药物靶点研发总监。202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担任发展中国家生物制药联盟(EBPMN)科学顾问和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曾主持英国Wellcome Trust资助新药发现研究课题一项;主持英国Cancer Research UK资助的药物早期研发课题一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英国Cancer Research UK资助的研究课题两项。发表SCI科研论文13篇。主要科学发现在英国推动了I期临床实验一项;推动新靶点药物研发项目进入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并获得A轮资助一项。


拟定题目:An AI-driven approachtowards the discovery of neoantigen-based therapeutic cancer vaccines


本次演讲探讨胞苷脱氨酶介导的突变在肿瘤进化和新抗原生成中的作用。将重点讲述如何借助AI方法识别胞苷脱氨酶催化所产生的突变热点以及新抗原预测及验证方法。这些方法将组成一个有效开发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技术平台。

⬇⬆上下滑动阅读所有内容


20.jpg

周敬业 博士

CEO & President

Eccogene Inc.

周敬业,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现为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前礼来(中国)研发中心化学部门负责人,带领和指导项目团队达成多项项目里程碑并顺利完成临床前研发发现和开发。曾在初创型生物医药企业Tetraphase Pharmaceutcial和大型跨国药企GSK和礼来中国研发中心等企业的任职过程中曾参与和领导多项小分子新药研发项目。在Tetraphase任职期间参与主导研发的新型抗生素XERAVA TM于201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2023年入选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创业类)。


拟定题目:创新药物出海之路


中国创新药物的出海捷报频传。中国biotech公司逐渐走到创新药交易的聚光灯下。Jingye Zhou博士的分享将聚焦于从研发到交易的创新药出海之路。


21.png




Copyright © 202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广州
天大
清华
清华
北大
西安电子
中科院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