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向东

个人简介

教育工作经历 1980.09~1984.06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本科地质学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09~1987.06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硕士研究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4.06~1997.06 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3.09~2004.01 四川大学出国前英语培训项目 2004.06~2004.1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部双语教学教师培训项目 1987.07~1989.07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助教 1989.07~1996.09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学讲师 1996.09~2001.08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1.09~2009.01 吉林大学(1999年合并入)教授 2005.05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9.02~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简介 自2009年入职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以来,承担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普通地质学、地质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以及生命起源与演化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评教连年为优秀,多门课程评教跻身全校Top20%。长期致力于紫金矿业学院的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与教学管理工作,主要从事“紫金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主持教育部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项目和教育部新工科多方育人模式改革与建设项目各1项,主持福建省教育厅应用型地矿人才培养专业群转变建设、福建省地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等5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篇。 科研简介 自1984年以来,主要从事晚古生代皱纹珊瑚与异珊瑚理论古生物学、古生物地理学与古构造学、中新生代地层学与盆地演化规律及区域地质学研究。参加和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 教研项目 1. 2018~2020,新工科背景下“紫金模式”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教育部新工科多方育人模式改革与建设项目。 2. 2018~2020,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获批福建省示范性产业学院,福建省教育厅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3. 2018~2020,福州大学地矿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获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福建省教育厅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 专著 1.《异珊瑚化石》,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14 2.《华北板块东部奥陶纪地层与古地理的多重分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08 3.《华北板块东部寒武纪地层、动物群及古地理》,雅园出版公司,2005,1-255 获奖情况 1997.12 中国的异珊瑚,获吉林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2获奖人); 1998.01 异珊瑚的分类及其地质意义,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第4获奖人); 2014.02 “紫金模式”培养地矿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02获福建省国土资源区域地质调查专业技术带头人称号; 2015.07获2014-2015学年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2016.08获福州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2017.09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地矿人才创新与实践》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3获奖人)。 2018.07获福州大学2016-2017学年教学优秀奖特等奖。

研究领域

晚古生代皱纹珊瑚与异珊瑚理论古生物学、古生物地理学与古构造学、中新生代地层学与盆地演化规律及区域地质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科研论文 1.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断陷中、新生代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吉林大学学报 2011. 41(1),86-92 2. 福建晚中生代兜岭群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世界地质,2011,30(4),561-566 3.辽东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规律,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1), 1~7 4.内蒙古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什那干群的质疑,地层学杂志,2005,Vol.29, 增刊, 454~457 5.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中、上侏罗统大青山组的修订,地层学杂志,2003,.27(1),66~70 6.异珊瑚的隔壁排布系列,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 32(1), 1~4 7.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层序界面,地质论评,2002,48(1), 54~57, 8.异珊瑚目的地史分布及化石组合,现代地质,2001,15(1), 46~48 9.The Formation, Movement and Evolution Patten of Jurassic Terrestrial Deposit Basin in Daqingshan Region, Jour. Geosci. Res. NE Asia, 2001,Vol.4, No.2, 105~110 10.唐山—秦皇岛地区晚石炭世的皱纹珊瑚,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1), 1~7, Pl.1~2 11.大青山地区侏罗纪陆相沉积盆地形成、迁移及演化规律,世界地质,2001,20(3), 231~236 12.云南曲靖炎方早石炭世皱纹珊瑚化石,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1), 1~8, Pl.1~2 13. 中国东部陆缘主要盆地及中、新生代区域岩石地层序列对比,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Vol.30, Sup.,66~72 14. 吉黑造山带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演化,世界地质,1999,18(3),,465-469 15. 吉黑造山带二叠纪生物古地理区划及特征,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28(4),1~6 教研论文 1. 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bilingual teaching in Physical Geology at Jilin University,The China Papers, Tertiar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2004,45-48 2. 地质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9-192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地矿类专业英语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11(2):69-71. 4.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国地质教育,2014(3):66-68. 5. “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企业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与运行机制,中国地质教育,2014(4):41-44. 6. “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性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17(3):28-31. 7. “紫金模式”下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矿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教育研究,2016,4(3):138-143 8. An Innovative Study on “Zijin Mod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Highly Integrated Geology and Mining Talent Cultiv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Forum (IJMEF) Vol.7, 2018, pp.1~6

学术兼职

福建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国土资源区域地质调查专业技术带头人、福建省古生物化石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